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第二期培养人选 兵团推荐人选公示

发布时间:17年07月24日 信息来源: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张玉萍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张玉萍

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第二期培养人选

兵团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做好天山英才工程第二期(2016-2018年)培养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兵人社发电〔2017〕27号)精神,一师阿拉尔市等三家单位按照选拔推荐要求和额定人数,通过评审、公示,推荐出了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17名培养人选,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7月25 日—31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书面或电话反馈至兵团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196号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处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编:830002

举报电话:0991-2896648(监察处)

09912890468(专技处)

 真:0991-2896676

附件:1.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兵团推荐人选名单

2.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兵团推荐人选基本资料

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7月25

自治区天山英才第一层次推荐人选名单

序号

单位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专业

1

塔里木大学

张利莉

1963.01

教授

博士

微生物学

2

塔里木大学

李志军

1963.11

教授

博士

植物学

自治区天山英才第二层次推荐人选名单

序号

单位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专业


1

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党校(三五九旅精神研究所)

任新农

1973.08


本科

人文社科


2

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党校

1979.10

高级讲师

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3

第一师农业技术推广站

罗进军

1974.05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本科

农业机械化


4

第一师高级中学

姜万波

1980.04

中教一级

本科

物理学


5

新疆塔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朝晖

1968.11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本科

棉花育种


6

新疆疆南牧业有限公司

1969.05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研究生

畜牧


7

喀什第三师勘测设计研究院

孙庆平

1965.09

正高级工程师

本科

农田水利工程


8

喀什第三师勘测设计研究院

方海霞

1977.11

高级工程师

本科

水利工程


9

第三师第一中学

王德林

1965.10

高级教师

研究生

化学


10

塔里木大学

冯宏祖

1969.06

教授

博士

植物保护


11

塔里木大学

1972.06

教授

博士

农业机械化工程


12

塔里木大学

吴翠云

1968.05

教授

博士

园艺学


13

塔里木大学

1971.02

教授

博士

生态学


14

塔里木大学

万传星

1972.04

教授

博士

中药学


15

塔里木大学

1968.06

教授

博士

植物保护


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兵团推荐人选

基本资料

一、第一师阿拉尔(推荐5人):

1、任新农 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党校(三五九旅精神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兼任新疆兵团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湖南湖湘文化研究会会员,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该同志长期从事三五九旅历史和兵团历史、新疆屯垦、西域文化、湖湘文化研究,发表各类作品三百余万字,编著《解读新疆屯垦》《三五九旅史料选辑(1-4)》《一师阿拉尔市发展史(简明读本)》、《阿拉尔故事卷》等系列丛书和专著。学术论文《湖湘文化对新疆屯垦的影响与发展》《三五九旅精神内涵及现实意义》《毛泽东思想是新疆新时期屯垦的重要指针》《论老兵精神》《论城市聚集辐射带动功能建设——兼论兵团南疆片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意义》《以国家战略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强化兵团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等先后被《湖湘文化研究》《兵团日报》《光明日报》等杂志和报刊采用。内参《阿拉尔战略研究》《现代文化在南疆的使命》等受到兵团和国家有关部委采纳。与塔里木大学西域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合作撰写内参稿件《文化是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等6篇受到好评。2010年起,先后受邀在自治区图书馆“昆仑讲坛”、浙江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兵团商务局、南疆军区等地开办讲座320余场,接待重要来宾讲解2200余批次。

先后承担了《新疆屯垦史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文明研究》《西域文化(昆仑神话——中华根文化)研究》《三五九旅精神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研究》等科研项目。

2、郑伟 男,汉族,1979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高级讲师职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任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党校教务科科长,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该同志2008年8月到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党校工作,连续五年被评为党校优秀教师,2013年被兵团党委宣传部评为兵团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014年被选拔为兵团英才第一周期三次层次培养人选。教学方面,该同志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贴近师市党委要求,贴近学员需求,主讲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70多个专题课,深受学员喜爱,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术科研领域,该同志多篇论文在国家、兵团、师市获奖和发表,参与完成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获全国党建研究会2011年度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推进南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问题研究》获第十八届兵团理论研讨会一等奖等。立项和结项6个课题,2012年独立申报和结题《新职工与兵团精神传承问题研究》和《对完善团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两项兵团级课题。2014年,结题《完善团镇合一管理模式问题研究》和《加快师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两项兵团课题。2015年以来又申请立项了两项兵团课题。先后在兵团日报、兵团党校学报、兵团经济研究上发表《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做尤良英式新型职工》、《阿拉尔市第三代兵团人屯垦戍边使命感的调查与思考》、《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的调查与思考》等多篇文章,发挥了理论先导作用。

3、罗进军 男,汉族,1974年5月出生,本科学历,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农业机械化专业,现任第一师阿拉尔市农机推广站站长,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该同志是一师阿拉尔市农机技术推广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主要负责实施了棉花精量播种技术、红枣播种、开沟、植保、收获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成功研制和推广了红枣开沟施肥机、打药机,肉苁蓉播种机等新型农业机械,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人工劳动强度等方面成效显著。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4YS---2红枣收获机的研制项目”,研制的红枣收获机可为红枣、核桃等果树实现机械化收获提供了装备支持,降低了红枣收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4YS--24红枣收获机的研制获得2011年度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7。开展的肉苁蓉播种机研制工作较好的实现了播种机械化作业,研制成功的播种机工效可达10亩/小时,空穴率小于2%,在较高的播种精度下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为兵团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技术装备支持。“肉苁蓉播种机研制”获得2015度兵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7。多次赴团场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培训累计超过1000人次,为提高团场职工技能水平做出了努力。注重吸收国内外先进农机化技术和经验,组织编写《红枣直播建园栽培实用技术》、《采棉机驾驶员》等影响力较大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著作,在农机化技术的应用普及方面成效显著。2015年被评为兵团青科协会员。

4、姜万波 男,汉族,1980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一级教师职称,物理学专业,现任第一师高级中学支部书记,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2011年以来,一直担任学校尖子班物理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高考全班均上重本线,多人被985和211院校录取,2016年度所带班级的总评分一直位居全年级第一名。在物理教学中创新教法,关心学生,所带班级物理成绩优秀生人数遥遥领先,学科总评分高出其它班级近30个百分点。承担高三物理尖子生培优班辅导工作,做到有针对性,有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以上努力,使尖子生偏科学生在物理学科上取得了明显进步,月考成绩有明显的提高。2006年至今一直担任高中物理组教研组长,2016年担任高三支部书记兼年级部主任,2009年至今还兼任本学科组备课组长,平时注重认真研究教研工作,提升自身教学和教研能力,并能够督促本组教师及时做好相关教研工作,及时为本组教师做好教研培训工作,自己率先上好“同课异构”示范课和各种比赛课,为本组教师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5、张朝晖 女,汉族,1968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农业推广研究员职称,棉花育种专业,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该同志主要从事棉花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研究及新品种推广工作,在棉花育种研究、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以及科研平台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共育成棉花品种8个,先后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第一师阿拉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新品种推广面积近2000万亩。

作为第一育种人,育成新疆第一个抗枯萎病的长绒棉品种新海28号,该品种的成功选育解决了南疆棉区枯萎病的迅速蔓延制约长绒棉生产的瓶颈,现已累计推广5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1亿以上。长期坚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深入南疆四地州的棉田中,为农民开展培训和技术示范推广服务多达3000多人次,通过“良种+良法”使新陆中37号成为新疆南疆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累计推广种植10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0亿。申报农作物新品种保护4项(授权2项);通过兵团科技成果2项;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及兵团级项目4个。    

作为新疆塔河种业研发中心主任,负责公司的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三三三”制研发体系(科研一批、储备一批、转化一批)确保企业新品种得到推广和延续,近5年塔河种业共审定新品种12个,现塔河种业研发中心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013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区试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推荐4人)

6、李海,男,汉族,1969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畜牧专业,现任新疆疆南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该同志先后主持师级项目8个,主持和参加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1998年主持“九五”新疆兵团重大项目专项“不同品系绵羊主要经济性状血液生化遗传标记筛选的研究”自然科学攻关基金获二等奖;主持“九五”新疆兵团科技项目推广基金项目“新疆干旱区绵羊育肥技术的研究”; 2001年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获优秀教材奖;2004年12月参与完成的兵团项目“规模化高效养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参与完成的“优质母牛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的新途径—腔前卵泡体外培养”吉林省科研项目获省级科研成果一项(编号2005065-03);2005年主持并参与完成的“利用甘草副产品开发饲料技术的研究”获师科技二等奖;2008年主持兵团“科技支疆”项目“环塔里木盆地高效养羊技术的集成与示范”;2010年参与完成新疆农垦科学院的“高效青贮玉米研发和推广”项目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联合主持了国家科技部项目“南疆肉羊多胎性状选育与高效绿色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同年主持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瘟综合性防控技术应用”获师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国兽医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3篇。2014年主持“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项目”《麦后复播玉米新玉15号推广与示范》项目,争取创新基金80万;主讲各种形式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24余次,受训人员达1500余人次,培训期间深入各个连队养殖户家讲养殖知识和疫病防治知识,帮助团场职工掌握养殖业科学技术。2016年被兵团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评选为“科技创新创业先进个人”。

7、孙庆平,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正高级工程师职称,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喀什第三师勘测设计研究院董事长,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该同志从事水利设计及工程咨询工作24年,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项目中获得自治区勘察设计奖四项,兵团优秀设计成果二等奖一次。连续10年专业技术考核优秀,多次被评为农三师建设系统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兵团勘察设计先进个人。他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达50多项,其中有:(1)莎车县日协项目1.9万亩经济林基地自压滴灌工程。该项目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坡降优势进行自压灌溉,极大的降低了运行成本。此项目获自治区十六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农三师小海子垦区水源地改造饮水安全工程。该工程属供水量大、覆盖人口多、距离长、地形高差大的自压供水,解决了小海子垦区85000人安全饮水水源。此项目获自治区十六届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3)巴楚县城乡饮水水源地改造及供水主管线建设项目规划。该工程实施后可解决巴楚县38万人的安全饮水;(4)新疆叶尔羌河中游渠首农三师前海总干渠配套工程。该项目的设计一方面解决了两岸灌溉渗透水对边坡护砌面的顶托破坏,另一方面减小了渠道过流断面,还减少了渠道运行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同时还降低了工程造价。该项目获自治区十六届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5)叶尔羌河农三师段防洪工程。该项目修建后每年可减少防洪投入1000万元(6)农三师前海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骨干工程规划。该工程规划灌溉积128万亩。此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水1.0亿立方,农业增产效益达1.2亿元/年.现已实施的项目都在当地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业主的肯定和好评。

8、方海霞 女,汉族,1977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水利工程专业,现任喀什第三师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2000年7月至今,该同志一直在喀什第三师勘测设计院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造价咨询工作。2001年初,三师首次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她跟同事们一起完成了三师首批滴灌设计,并成功实施和应用,使该技术在三师示范成功。2005年她提出采用支管轮灌模式,并在节水设计中广泛应用,为三师创建“节水型社会”做出了突出供献。2007年获得“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2012年,她负责的农三师小海子垦区饮水安全改造工程、叶尔羌河中游渠首引水配套工程农三师前海总干渠防渗工程荣获自治区第十六届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2016年,她负责的小海子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艾里克塔木枢纽水库进水闸工程设计荣获自治区第十八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014年10月被评为“兵团劳动模范”。

9、王德林 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职称,教育管理、化学专业,兵团首批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现任兵团第三师第一中学校长,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多年来,王德林同志承担着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任务。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他提出化学“记、学、问、练、思”三维两体学习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实现了教的轻松学的愉快的目标,深受师生好评,使得学校化学学考优秀率比以前提高了近16个百分点,高考理综化学科贡献率大幅提升,学生对化学的爱好率提高26个百分点。“三维两体”学习法不仅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受到师生的喜爱,而且推广到喀什地区各校,成效显著。研究性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整合的研究。他承担的“能力生根计划与教学质量问题的研究”纳入国家级课题的重点子课题,于2016年10月结题。此研究成果在兵团第三师和喀什地区12所学校中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在学校管理方面,着力构筑大德育工作网络,狠抓课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和提升办学水平。自2006年以来,三师中学高考上线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本科上线率在85%以上,重点本科上线率在38%以上,高考600分以上高分人数每年都占喀什地区一半以上,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兵团“法制示范学校”和兵团德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塔里木大学(推荐8人):

10、张利莉,女,汉族,1963年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微生物学专业,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塔里木大学副校长,申报天山英才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贡献水平效益如下:

作为一名教师,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作为课程负责人,微生物学成为自治区精品课程;作为学科带头人,微生物学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获得生物学一级硕士学位点。

作为科技工作者,主持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农业部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农业部、自治区、兵团等各级课题多项。所从事的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在西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建立了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和信息库,发现并建立新属5个,新种29个;针对新疆重要农牧业病虫草害开展微生物药物筛选与作用机制研究有突破性进展,揭示了连作棉田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提出“棉花连作障碍规律”与棉花可持续发展策略。获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3项。

作为管理者,积极筹建“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并在兵团组织的第一轮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排名第一的好成绩。2011年获批“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科学观测试验站”,使微生物学科纳入了国家农业微生物学科群建设行列。

该同志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兵团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曾获自治区“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新中国屯垦戍边感动兵团人物等称号,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受到过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赴北京参加建国60周年国庆观礼。

11、李志军,女,汉族,1963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植物学专业,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兵团英才”二层次培养人选。现任塔里木大学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申报天山英才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贡献水平效益如下:

该同志长期开展濒危物种胡杨、灰叶胡杨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项、973计划前期研究项目(课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教育部等省部级课题5项。通过研究胡杨和灰杨种群繁殖过程对极端干旱区水文动态过程的适应机制,解决了2个物种有性繁殖和克隆繁殖机理以及种群繁殖更新的适应对策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成果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

长期开展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挖掘的相关研究,主持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子项目(专题)1项、兵团科技计划项目3项。通过系统采集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子、果实和标本,构建了塔里木盆地疆野生植物信息数据库和植物标本库;建立特异重要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形成系列种质资源保存技术;鉴定和筛选出一批可供育种利用的特异种质材料。主编出版学术专著《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图谱》、《新疆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名录》、《塔里木盆地野生药用植物图谱》、《塔里木盆地珍稀濒危维管植物》,记载发现新种1个、新疆新记录种9个、塔里木盆地新记录种152个、塔里木盆地新分布地(县级)272个。相关研究成果获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1项(名列第一),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名列第六)。

长期坚持开展新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工作,为南疆五地州举办研讨会33个场次、培训班36个,发放培训材料1750册、培训光盘300张、宣传材料336000册,对推动塔里木盆地资源保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冯宏祖,男,汉族,1969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植物保护专业,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贡献水平效益如下:

该同志研究的新疆枣园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在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在兵团5个师、阿克苏地区5个县(市)、喀什地区6个县进行了枣园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技术的培训和推广,累计培训人员145000人次,技术推广1050万亩,累计利润746326万元。

密植枣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5年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五。研究技术在兵团第一师、二师、三师和十四师主要种红枣的团场建立示范基地 85.692 万亩,培训基层技术人员5800人次,示范区内红枣主要病害枣果黑斑病由2011年的28%的发病率降低到3%以下,累计为示范区团场创造经济效益49000.2万元。

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十。本项目在农林主要害虫寄生蜂,优势种寄生蜂人工繁殖、田间释放及其综合配套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

科研项目名称: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苹果蠹蛾体内Wolbachia的分子检测及对生殖的调控作用,已结题。

2. 主持兵团博士资金项目,棉田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应用,已结题。

3. 参加新疆密植枣园持续丰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红枣有害生物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已结题。

4. 参加2009年度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项目子课题,入侵生物苹果蠹蛾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已结题。

5. 参加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海岛素”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已结题。

13、周岭,女,汉族,1972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教授职称,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现任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系主任、第一师阿拉尔市政协副主席,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贡献水平效益如下:

经过多年研究,通过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研制连续热解装置,优化棉秆制备木醋液的工艺条件,解决高效制备木醋液工艺的关键问题;将棉秆热解产物作用于畜禽粪便堆制过程及盐碱土壤,创新性采用数值模拟与现代分析手段相结合,探明木醋液对调控对象影响的本构关系;研制了棉秆木醋肥初端产品并进行应用。

上述研究位于疆内外先进水平: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塔里木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师科技进步一等奖、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SCI、EI检索10篇,核心16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国内、外学术报告2场。

社会效益突出:以科研育人才,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自2012年招生,培养研究生7名,获得自治区优秀硕士论文1篇,自治区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奖1项,校级优秀硕士论文2篇。

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第一师、第三师等地区盐碱土壤改良、作物栽培以及有机肥制备(1000吨/年)等生产中。

项目情况: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课题3项,省部级项目4项;

国家自然基金“木醋液对牛粪堆制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调控的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肉羊规模化绿色养殖关键装备研发与集成示范"肉羊规模养殖与疫病防控关键技术装备集成与示范”。

14、吴翠云,女,汉族,1968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果树学专业,塔里木大学果树学科带头人,现任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林系主任、兵团南疆特色果树生产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贡献水平效益如下:

吴翠云为果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受聘于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专硕导师,兵团六界、七届党代会代表。工作以来长期坚持在高校教学科研和南疆农牧团场林果业科技服务第一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耐盐碱酸枣砧木筛选及其盐渍生境生态适应性机理研究(31360465)”、国家星火计划“高效优质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2010GA8910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等4项,兵团创新团队建设“枣种质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创新团队(2014CC006 )”、兵团重大产学研专项等省部级项目7项,校级项目3项,横向课题2项,参加课题8项。主编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收录论文8篇。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地师级奖2项。选育并示范推广“新梨七号”早熟梨新品种,目前已成为河北、山东主栽早熟梨品种之一。引进并建成枣种质资源圃,保存资源208份,筛选优异种质23份;研究开发新疆密植枣园花果管理、提高优质果率、高光效树形、防裂果4项关键技术,集成密植枣园省力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体系,成果广泛应用于南疆兵团各师及县乡,培训民汉职工8200余人次,建立密植枣园优质栽培核心示范基地3个,示范推广面积累计50.94万亩,实现产值31.5亿元。作为学科带头人,组织申报获批“园艺学”国家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自治区高原学科建设项目,先后主持高教研究课题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项,主编教材5部,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教学能手”、“兵团优秀科技特派员”、“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15、韩路,男,汉族,1971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生态学专业,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贡献水平效益如下:

荒漠河岸林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保障绿洲工农业生产的天然屏障。受全球变暖与人类干扰,荒漠群落发生逆行演替,土壤肥力、保水持水与抗风蚀能力下降,植被衰退,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物种间多呈负关联,生态位重叠大,资源竞争激烈;优势种胡杨与灰胡杨种群更新困难,均为前期薄弱,后期衰退的濒危种。地下水位下降是导致群落逆行演替与种群衰退的主导因子,其次种间竞争。胡杨为低蒸腾、高光合与水分利用率型树种,而灰胡杨耐盐能力强于胡杨,生态策略差异是2种群分异格局形成的机制。首次提出荒漠植物种间竞争的最佳邻体干扰范围为6m和空间格局规模为5m×5m,优势种群半致死地下水位(GDW50)为5.5m,4.0 m物种多样性受损;提出荒漠河岸林植被恢复的合理生态地下水位为4 m,保持群落稳定应<6m。实践上提出植被恢复优先以自然力恢复为主、人工建植辅以农业退水灌溉;荒漠植被恢复优选胡杨、柽柳,绿洲防护林优选灰胡杨。绿洲边缘植被恢复以乔灌草三层结构为宜,荒漠绿洲过渡带以乔灌二层结构为宜,风沙区以灌木柽柳为主。同时保持胡杨、灰胡杨林地土壤水分在45~50%、60~65%的田间持水率为宜,这些充实了干旱区生态学理论,促进区域高效节水与植被恢复实施,提升区域生态建设的成效。

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中-欧合作、973前期预研、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西部之光等项目7项,代表性项目,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荒漠河岸植被恢复及利用技术开发与示范(2009BAC54B04)、塔里木荒漠河岸林土壤水文过程与植被生态响应机理研究(2011CB411909)、胡杨、灰胡杨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和水盐生态阈值研究(31060066)。

16、万传星,男,汉族,1972年4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学专业,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农用及医用研究,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务副主任,主持完成973前期研究项目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生防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2014CB16031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瓶尔小草属植物高黄酮抗HBV活性研究(31160074)各1项,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贡献水平效益如下:

(一)建立了一套从极端放线菌资源中挖生防菌及其农用抗生素的技术方法体系,发现放线菌素D、星孢菌素、拒霉素等活性成分;对放线菌素D的生物活性、生物合成、诱变育种、作用机理、发酵工艺与制备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使放线菌素D的生产达到中试水平;该成果获2015年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二)。

(二)系统研究了瓶尔小草属植物化学成分,总结了植物高黄酮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构效关系规律和高黄酮的质谱裂解规律,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化合物22个,其中新化合物14个,发现抗乙型肝炎病毒(HBV)高效低毒活性成分2个(尖头瓶尔小草高黄酮苷甲和丙),为HBV天然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系统研究了新疆苦豆子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单体成分27个,发现抗耐药菌的Flavonostilbene结构类型新化合物5个,革新了苦豆子总碱和槐定碱的制备工艺。

17、王兰,女,汉族,1968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植物保护学专业,申报天山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贡献水平效益如下:

获奖项目一:新疆枣园病虫草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获2016年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同志在该项研究成果中排名第二。做为该著作的副主编,系统拍摄了枣树病害的原色图片,撰写了枣病害的诊断要点、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该图书中的研究成果已在新疆枣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2013~2015 年累计培训技术人员、枣农145000人次,技术推广面积累计1050万亩,累计新增利润746326万元。

获奖项目二:一师枣果实病害调查及黑斑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获2015年度第一师阿拉尔市科学技术成果奖三等奖

该同志在该项研究成果中排名第一。项目完成后,撰写专著一部,制作电视科教光盘一套,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

专利1:干旱区戈壁地种植红枣的方法,专利号为ZL2013 1 0400806.5,

专利2:一种密植枣园黑斑病综合防治方法,专利号ZL201410380851.3,  

获奖项目三、棉田深翻耕作措施对棉花黄萎病控制的试验示范,获2011年度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该同志在该项研究成果中排名第三。自2006年至2010年推广面积达33.96万亩以上,增加经济效益10233万元。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完成973、国家科技支撑和省部级项目各1项。

1、新疆连作棉田抑病土生物抑菌作用的研究;2、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