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把问题解决了,仲裁院真是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中基公司昌吉分公司被裁员工李某拿到经济补偿后,对第六师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调解工作赞不绝口。这起涉及经济性裁员的争议,经六师仲裁院党员团队两次实地现场处置,以调解方式圆满化解双方矛盾,从源头阻断了群体性信访矛盾,成为践行“调解先行、源头防控”理念的典型案例。
7月初,六师仲裁院收到中基公司裁员线索后高度重视,立即组建党员攻坚突击队,启动“端口前移、主动化解”流程,第一时间赶赴军户农场,仲裁员采取“两步走”工作方式,一是核查企业经营状况及裁员程序合规性,摸清“为何裁、如何裁”底数,二是逐个与被裁员工谈话,了解事实、梳理被裁员工主要诉求和双方核心争议焦点。
针对争议症结,六师仲裁院再次前往军户农场,联合农场综治中心、社事中心搭建协同调解平台,将“流动仲裁庭”设在农场综治中心调解室。调解过程中,仲裁员向当事人双方解读法律条款,并以案例解释说明,一方面向企业阐明法定补偿标准与裁员程序要求,另一方面安抚劳动者情绪,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经过2轮面对面协商、10余次背对背疏导,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明确了补偿金额、支付时限,3个工作日内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这次调解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正是六师仲裁院始终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工作方针的生动体现。2024年以来,六师仲裁院依托党员队伍实施分片包联制,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强化纠纷源头化解专题调研,走访企业30余家,排查用工风险20余个,指导完善规章制度20多项,推动企业劳动争议发生率同比下降40%。帮助引导19家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并现场指导化解劳动争议30余起,为劳动者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上半年,师市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超80%,案件平均处理周期缩短20%,多起群体性隐患均在基层一线化解,未出现越级信访情况,以信访源头化解的扎实成效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
六师仲裁院将持续深化“端口前移、源头预防”机制,让“仲裁为民”理念贯穿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化解全过程,持续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质效,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职能优势,筑牢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沿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