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织密筑牢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安全网,五师84团社保所以“精准识别、分类保障、便民服务”三位一体理念为纲,突破传统工作模式,将数据赋能、政策托底、服务优化三大举措深度融合,同步发力。通过数据赋能实现精准识别,以政策托底织密保障网络,用温度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社会保障从“广覆盖”向“精准保”升级,全力构建全民参保新格局,实现特殊群体参保扩面动态全覆盖。。
数据赋能:以“数据共享”破题,确保“底数清”。五师84团社保所与民政、残联、社区、连队建立“每月联审+季度核对”的数据共享机制,着力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民政同步低保、特困人员名单,残联提供残障等级及补贴信息,社区与连队动态反馈辖区特殊群体就业、居住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社保所将多方数据交叉比对、去重校验,建立包含人员基本信息、困难类型、代缴标准的《困难群体代缴台账》,实时更新,对新增符合条件人员“即时纳入”,对不再符合条件的“精准退出”,以数据的“鲜活度”保障特殊群体参保底数清、情况明,从源头避免“漏保”“错保”。
政策托底:以“靶向发力”破局,实现“减负担”。五师84团社保所联动民政、残联、就业等部门,构建“群体画像—政策匹配—动态调整”的精准施策链条:对低保户、特困人员等人员,由财政代缴最低档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困难群体中的低保残疾人叠加残联专项社保补贴,推动提高缴费标准至中档水平;针对有就业意愿且条件允许的困难群体,积极对接就业部门,推荐入职团场社区公益性岗位,实现险种转换与就业增收。通过“基础代缴保底线+分类助力提档次+险种转换拓空间”的组合策略,有效防止困难群体因经济压力断保,又引导其在政策框架内实现从“保基本”到“保优质”的险种升级,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优化服务:以“场景创新”为策,实现“零跑腿”。五师84团社保所创新打造三类场景化服务,着力构建“15 分钟便民服务圈”,推动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流程优化,让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服务。“定点”服务:构建“社区+连队+银行网点”服务网络,以社区、连队为核心,联动团场银行,设立14个社保服务点。针对重残群体,提供上门帮办服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题。“移动” 服务:组建社保政策宣传队伍,创作政策讲解短视频,借助 “五师社保” 微信公众号、社区居民群、连队职工群等多渠道精准推送,政策宣传覆盖群众超 5000人次,有效提升政策知晓度。“指尖” 服务:大力推广“新疆税务社保缴费”小程序、“五师社保”公众号,实现参保缴费、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等业务“掌上办”。让困难群体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缴费,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认证。今年以来,84团社保所已持续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9场次,累计上门服务30余次,解决困难群体社保疑问20余条。
从数据精准识别到政策靶向供给,再到服务场景革新,84团社保所以“三力齐发”的生动实践,让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为困难群体的幸福生活托稳了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