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五师社保中心着力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键阶段精准发力,不断推进社会保险稽核内控工作提质增效,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线。
事前防范:筑牢权限管理“防火墙”。一是做好权限管理工作。按照《兵团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岗位权限动态管理办法》,明确以岗定人,以人定事,以事定权的原则,依据工作人员的岗位需求,分配相应的操作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同时统一采用电子社保卡扫描登录系统,从源头上防范盗用、冒用他人账号。二是做好权限稽核工作。每月对工作人员权限注销、锁定、变更等操作情况进行稽核,2024年以来核查岗位权限变更135条,有效降低了因权限管理不当带来的社保基金风险。
事中控制:织密业务复核“安全网”。一是加强业务复核学习。组织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学习讨论,针对企业养老待遇、视同缴费年限认定、一次性待遇核定等相关业务存在的风险点、易错点进行了专题学习,不断完善业务知识盲点,切实提高业务复核水平。二是严格开展业务复核。着重强化业务复核机制,复核人员对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进行细致比对、审查待遇享受条件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等内容,确保每一笔业务都经过严格审核。三是建立业务差错台账。针对业务复核工作存在的业务差错进行及时记录,同时中心内部进行通报,以业务经办差错警示经办人员,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事后监督:开启业务检查“探照灯”。一是开展业务抽查。每月下发月度检查通知、重点事项和方法,通过调阅业务档案、核对系统数据、回访参保群众等多种方式,深入排查潜在风险与问题。二是开展重点核查。常态化核查死亡和服刑期间违规领取待遇、同一银行发放多人社保待遇、中断3年及以上后又重新恢复待遇领取等数据。2024年以来查出业务差错23处,有效避免了社保基金“跑冒滴漏”。
下一步,五师社保中心将严格落实社保基金风险内控制度,以业务为导线,以控为主,紧盯业务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社保经办工作的底线,守住基金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确保社保基金足额发放、监管到位、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