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师市社会保险经办能力水平,推进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8月22日至9月5日,由辽宁省大数据管理中心(辽宁省信息中心)、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九师社会保险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师市人社局40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班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相结合,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设置了“专家授课、研讨交流、参观考察”等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邀请了辽宁省委党校、东北大学、沈阳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多名领导专家从社会保险征缴扩面与待遇保发放、稽核内控管理、社会保险风险管理、政府“数智化”转型、行政公文写作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既有理论讲解、又有案例剖析;学员们相继赴雷锋纪念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沈阳市皇姑区政务服务中心等参加现场教学,既锤炼了党性,又学习到了辽宁省社会保险参保扩面、综合柜员制运用、社保一体化经办流程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在边走边看,边看边学中汲取经验、寻标对标、比学赶超。
强化思想铸魂,坚定了“为何干”的信念。培训班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作为人社干部必修的“基础课”,首场讲座围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主题,从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及其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整体框架与主要内涵,勇于敢字当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解读和案例分析,帮助学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以理论滋养初心,以实践启迪实干。在雷锋纪念馆,培训班学员们跟随讲解员的介绍,通过馆内实物、图片、多媒体影像等多种方式对雷锋同志的生平和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如何向雷锋同志学习、弘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学员们集体接受了一次思想和心灵上的洗礼,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纷纷表示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注重业务辅导,提高了“怎么干”的本领。针对培训班学员需求特点,立足于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东北大学教授周福才、赵新军,副教授满小欧、李月娥、李丹、王作宝分别就《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内涵和新机遇》《解决技术问题的有效创新方法》《社会保险征缴扩面与待遇保发放》《社会保险经办与稽核内控管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社会保险风险管理》等专题,采取“现场授课+答疑解惑”的方式,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刻剖析了新时代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要求,对提升社保扩面征缴质效和保障待遇水平、推行社会保险综合柜员制,规范社会保险各项业务经办行为,防范和化解社保基金管理风险,确保各项社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推动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授课讲解,并穿插课堂提问互答环节,既有对新时代社会保障工作理论政策的解读,又有对社会保险工作业务的辅导,从全局高度拓宽了人社干部的视野,进一步提高了学员业务功底,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培养成为新时代人社工作的行家里手。
突出学习借鉴,明确了“干得好”的标准。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对口援疆决策部署,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改革发展经验做法,培训班邀请东北大学教授姚羽、副教授安岗、豪玛科技总经理李巍、沈阳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个体养老保险部副部长卞品晰分别讲述了《大数据驱动政府“数智化”转型》《区域经济振兴与营商环境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从增进民生福祉 看沈阳社保体系建设》等课程,现场观摩考察了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沈阳市皇姑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保大厅,并开展了业务交流座谈会,让学员们“零距离”感受辽宁省深化改革、振兴发展的新脉动,带着触动学、对标找差学、突出重点学、结合实际学,从辽宁省先进典型的创新做法中探寻规律,从教学实践中启迪思维,认真思考自身改革发展的着力方向和重点举措,增强开拓创新再出发的使命担当。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在观摩学习中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下一步师市人社局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认真消化吸收先进经验,对标对表,真抓实干,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师市人社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真正达到“取回真经、对标提升”的良好效果。